摘要:從6月14日開幕,世界杯賽事已激烈進行了近半個月,其熱浪依然不減,除了球迷賭徒,最嗨的大概就是各大品牌了。品牌的熱點會遲到,但絕不會缺席,因為誰也不會放過這個賺錢的大好機會。
從5月開始,有關世界杯的廣告營銷便進入密集期。近年來,一個在體育營銷中常見的創(chuàng)意共識是,品牌方不再把世界杯作為僅供球迷的狂歡派對,他們更傾向于傳遞這是一場適合全民參與的嘉年華——所以無論是啤酒、快餐、手機,還是電動車或嬰幼兒紙尿褲,都在爭奪這一難得的“天然熱點”。
而雖然缺席世界杯球場,但隨著萬達、vivo、蒙牛、海信成為國際足聯(lián)第一、二級別贊助商,雅迪電動車等三家企業(yè)成為亞洲區(qū)域贊助商,本屆世界杯也成為2002年以后中國參與度最高的一屆。
不過,恐怕這屆世界杯最令中國人“印象深刻”的還是Boss直聘、馬蜂窩,以及一向高冷的知乎,在央視世界杯期間播出的天價廣告:它們無不以反復重復的廣告語,給觀眾“洗腦”,從而也遭到了一片吐槽和聲討。
Boss直聘
其實,在這些簡單粗暴的廣告之外還有一批或制作精良,或情懷滿分的優(yōu)質廣告,相比“洗腦”,這些品牌方則是在認真講述與足球有關的全民故事——
可口可樂
在第一周的比賽中,由于冰島隊守門員哈爾多松撲住了梅西射出的點球,使得這個首次擠進世界杯決賽圈的國家成為了大眾的焦點。而哈爾多松的副業(yè)是一名廣告導演,正好為可口可樂拍攝了其在冰島地區(qū)的世界杯廣告片——這個以在球場上瞭望的球員開場,伴隨著維京戰(zhàn)吼標志性“砰砰,吼”節(jié)奏的品牌廣告,為可口可樂創(chuàng)造了本屆世界杯話題的“開門紅”。
可口可樂
可口可樂廣告
阿迪達斯
阿迪達斯的世界杯廣告很好地演繹了“全民策略”。作為俄羅斯世界杯的官方贊助商,阿迪達斯為這支名為“Create the Answer”的廣告片,請來了56位名人,這其中不僅包括梅西、博格巴等世界球星,還有明星、歌手、時尚圈的意見領袖,中國的陳奕迅和鹿晗也在其中。球員贊助和明星代言仍是阿迪達斯營銷的最主要方式,另外,不同人物分條拍攝的形式,也有助于這條廣告在時間長度和地區(qū)性上有更好的掌控。
阿迪達斯廣告
Beats
這支4分鐘廣告,邀請了好萊塢鬼才導演蓋·里奇拍攝,如同他的代表作《兩桿大煙槍》,他擅長將看似彼此區(qū)隔的故事線在影片最后結合在一起。這支廣告講述了一個俄羅斯男孩和球星梅蘇特·厄齊爾、邦雅曼·門迪、內(nèi)馬爾之間的故事。
Beats
BBC
這則動畫廣告選用了俄羅斯傳統(tǒng)的掛毯畫風,內(nèi)容主要回顧了世界杯歷史上的標志性時刻。廣告的每一幀均是由真實的刺繡制作而成,掛毯長達7米,并會在世界杯比賽期間在英國展出。
上篇:
下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