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種輕產(chǎn)品本身而重形象的廣告輸出,正是品牌自信的表現(xiàn)。
江小白一直是以文案自成一派,此次在劇中的特寫也多是鏡頭特寫,突出瓶身的文案。每次露出都有很強的辨識度。
除了以上比較“過分”的品牌植入外,還有很多小量級的植入。
飲品:唯怡堅果飲品、怡寶礦泉水采用了道具使用和角標植入兩種形式,另外非官方贊助品牌味動力和唯他檸檬茶也以角標形式出現(xiàn)在了廣告植入中,這也是蜂蜂不懂的地方,同類競品放在一起做植入,真的好嗎?
民生銀行信用卡:信用卡的外觀識別度真不高,要不是有口播介紹,很難分辨。
非官方品牌植入:夢金園。蜂蜂更不懂了,一個集團副總求婚用的是知名度極低的夢金園,品味呢?檔次呢?
……
影視劇和廣告劇,有沒有界限?
可以看出,《柒個我》將產(chǎn)品融入到了劇情中,講究深度植入,不會過分跳脫劇情,為部分品牌做了很明顯的植入場景定制。而這部劇的整個廣告植入最大的問題就在于“太扎眼”。影視劇被打造成了廣告劇,自損招牌。
2017年無論是電影、電視劇還是網(wǎng)劇,高口碑作品更容易收到觀眾喜愛。觀眾對劇情、演技、制作的要求越發(fā)嚴苛,品味更加刁鉆,流量小生也不再是絕對的帶貨標識。錯誤的品牌植入不但不會帶來商業(yè)銷量,反而會產(chǎn)生惡劣影響。
植入品牌數(shù)量多不等于“爛劇”,但是2017年在品牌植入上大有談資的三部劇觀眾評分都差強人意。
如果憑著IP熱而在劇中肆無忌憚的夾帶商業(yè)要素,那后果不可估量。追求產(chǎn)品在電視劇有更多的露出權益,讓更多的觀眾能看到產(chǎn)品,成為大多數(shù)廣告主的選擇。但必須明確,品牌植入可以為品牌打造佳話,也可能成為品牌詬病。
《深夜食堂》這樣的低質(zhì)之作還是不要再出現(xiàn)為好。
上篇:
下篇: